2013-2018年宁波市高温热浪致超额死亡风险评价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2021)

引用 0|浏览5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评价2013-2018年宁波市高温热浪导致的不同死因别超额死亡风险,为制订高温热浪应对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集2013-2018年每年5-10月宁波市户籍人口死因监测个案资料,通过宁波市气象局收集同期气象资料,通过宁波市环境监测中心收集空气质量监测资料,采用广义线性模型结合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析高温热浪与人群死亡的关联.结果 研究期共1 104 d,宁波市报告死亡102 954例;发生高温热浪事件18次,持续132 d,占11.96%.滞后0~1 d时,人群循环系统疾病(RR=1.09,95%CI:1.03~1.16)、呼吸系统疾病(RR=1.14,95%CI:1.04~1.25)、消化系统疾病(RR=1.38,95%CI:1.15~1.65)、神经系统疾病(RR=1.32,95%CI:1.08~1.61)、精神疾病(RR=1.51,95%CI:1.12~2.03)、意外伤害(RR=1.18,95%CI:1.06~1.32)死亡和总死亡(RR=1.10,95%CI:1.06~1.14)的风险均升高.高温热浪导致的超额总死亡例数为1 218例(95%CI:731~1 705例),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意外伤害、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精神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和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超额死亡例数依次为313例(95%CI:104~556例)、206例(95%CI:59~368例)、164例(95%CI:55~292例)、122例(95%CI:48~208例)、69例(95%CI:17~131 例)、56例(95%CI:13~113例)、18例(95%CI:-15~64例)和3例(95%CI:-51~72例),泌尿系统疾病和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超额死亡例数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13-2018年宁波市高温热浪在当天和滞后1天即可导致人群死亡风险升高;超额死亡人数排前三位的疾病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意外伤害.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