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9年广州市涂阳肺结核患者流行特征分析

Chinese Journal of Antituberculosis(2021)

引用 5|浏览18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分析2014-2019年广州市涂阳肺结核患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肺结核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子系统《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广州市2014-2019年登记的24 344例涂阳肺结核患者的信息,包括户籍、性别、职业、患者发现方式、治疗分类等,应用季节指数对时间序列进行季节效应分析,应用莫兰指数(Moran I)对地理信息作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 2014-2019年广州市涂阳肺结核年均登记率为28.53/10万(24 344/8533.38万);各区年均登记率在20.49/10万?43.74/10万,平均登记率呈现"西高东低"的特征;越秀区涂阳肺结核年均登记率最高(43.74/10万,3069/701.68万);广州市涂阳肺结核总登记率由2014年的38.39/10万(5022/1308.05万)下降至2019年的21.39/10万(3274/1530.59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趋势 =1110.440,P<0.01).涂阳肺结核患者中,男17 331例,女7013例,男女比例为2.47 ∶ 1;流动人口占比由2014年的30.19%(1516/5022)上升至2019年的47.62%(1559/32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趋势=12.197,P<0.01);职业以家政待业占比最高,为36.59%(8908/24 344);因症就诊是发现涂阳肺结核患者的主要方式,占48.66%(11 846/24 344);复治患者涂阳率达68.16%(2894/4246).涂阳肺结核流行期为每年的1月(季节指数为110.40)和3?8月(季节指数为分别为108.00、105.70、112.90、104.50、110.40、106.90);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发现,广州市涂阳肺结核患者整体无空间聚集性(2014-2019年Moran I值分别为-0.180、-0.160、0.180、0.141、-0.097和-0.095,Z值分别为-0.440、-0.391、1.382、1.038、-0.006和0.032,P 值分别为0.374、0.393、0.101、0.158、0.472和0.463).结论 广州市涂阳肺结核整体流行水平呈下降趋势,涂阳肺结核呈现季节变化规律,不同地区的涂阳肺结核流行情况不同,应将流动人口作为肺结核防治的重点人群.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