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德宏州2013-2019年登革热流行特征及媒介伊蚊监测分析

Chinese Journal of Vector Biology and Control(2021)

引用 7|浏览6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阐明2013-2019年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德宏州)登革热流行病学特征和媒介伊蚊分布特点.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登革热病例资料进行分析.采用布雷图指数(BI)对媒介伊蚊幼虫密度进行监测并对采获蚊虫进行种类鉴定.结果 2013-2019年德宏州共确诊登革热4 974例,其中输入病例2 504例(50.34%),本地病例2470例(49.66%),年平均发病率为56.23/10万,2019年发病率最高(112.61/10万).德宏州瑞丽、芒市、陇川、盈江和梁河县(市)均有登革热流行,其中瑞丽市发病数占全州发病总数的88.18%(4 386/4 974),年平均发病率为320.93/10万,2019年高达661.45/10万;其他4县(市)发病数仅占11.82%(588/4 974).全年各月均有来自缅甸的登革热输入病例,主要分布在7-12月;本地病例仅发生在6-11月,高峰期为9-10月.病例年龄最小5月龄,最大92岁,以20~49岁为主.男女性别比为1.06∶1.职业主要为商业服务人员(占41.86%)、家务及待业人员(17.01%)、学生(11.58%)和农民(9.28%).瑞丽市共发生家庭聚集性疫情403户992例.2013-2019年瑞丽市蚊虫密度:6-11月BI为10~45,其他月份BI均<5.2019年采获的39 469只幼蚊中,埃及伊蚊、白纹伊蚊和其他蚊种分别占捕获幼蚊总数的47.80%、29.25%和22.95%.埃及伊蚊主要分布在瑞丽市,陇川县章风镇、盈江县拉邦镇及芒市芒海和遮放镇也有分布;白纹伊蚊在德宏州分布广泛.结论 2013-2019年德宏州每年都发生登革热输入病例和本地病例的共同流行,来自缅甸的输人性病例是引起该州本地流行的主要原因.本地登革热流行地区与埃及伊蚊分布区相一致,季节分布与蚊虫密度升高密切相关.加强中缅边境登革热跨境传播的监测和管理以及常态化防蚊灭蚊是控制该地区登革热的关键措施.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