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频电针"胃脘下俞"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腺形态和分泌功能的调控作用研究

Journal of Clinical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2021)

引用 2|浏览4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观察低频电针"胃脘下俞"穴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腺形态和分泌功能的调控作用,从保护胰岛B细胞、维持胰腺分泌功能的角度探讨电针干预2型糖尿病高血糖的机制.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以高脂饲料喂养结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成模动物根据空腹血糖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并与空白组进行对照.电针组以强度2 mA、频率2 Hz的低频电针"胃脘下俞"穴,6次/周,4周进行干预.空白组和模型组不干预.于全部干预结束后检测大鼠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含量,计算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B),判断电针对胰腺分泌功能的调控作用;取大鼠胰腺组织进行HE染色及Masson染色,观察电针对胰腺形态学的调控作用;取大鼠胰腺组织以Western blot法检测GLP-1受体含量,探讨电针干预效果的机理.结果:低频电针"胃脘下俞"可显著提高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显著降低的胰岛素分泌指数(P<0.05),且能改善胰岛形态,上调模型大鼠显著下降的胰腺GLP-1受体表达.结论:低频电针"胃脘下俞"穴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腺形态、功能具有正向调控作用,上述作用可能与电针对胰腺GLP-1受体的调控有关.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