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初中生负性情绪流行现况及与身体活动关系

Chinese Journal of Child Health Care(2021)

引用 0|浏览8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分析北京市初中生负性情绪流行现况,及其与身体活动的关系,为改善学生负性情绪,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4年3-5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北京市18个区县63所中学的12 338名初中生进行负性情绪及身体活动情况调查,分析北京市初中生负性情绪流行现况及其与身体活动的关系.结果 1 517名(12.30%)学生在过去12个月里经常/总是感到孤独,3 337名(27.05%)学生经常/总是因为学习压力或成绩问题感到心情不愉快,1 514名(12.27%)学生经常/总是因为担心某事而失眠,1 354名(10.97%)学生曾连续2周或更长时间因为伤心绝望而停止平常的活动.单因素分析发现,身体活动频率增加与负性情绪报告率下降关系密切.控制性别、地区、学校类型、年级和学习成绩后,Log-binomial模型结果显示,与1周内从不进行身体活动的学生相比,进行过60 min以上身体活动的学生出现负性情绪的风险普遍较低,进行3d及以上的身体活动可降低4种负性情绪发生的风险,其中对学生孤独感的改善作用最为显著.分层分析结果显示,除初三年级学生外,在不同性别、地区、学校类型、年级和学习成绩的学生中,身体活动对一种或多种负性情绪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结论 北京市初中生负性情绪流行率相对较高,每周积极参与3d以上身体活动有助于改善大部分学生群体的负性情绪,且对孤独感的改善作用最为明显.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