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状态-特质焦虑对瞬时痛觉脑响应特异性调控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Chinese Journal of Behavioral Medicine and Brain Science(2021)

引用 0|浏览3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通过对比不同焦虑状态及焦虑特质大学生受到瞬时疼痛刺激和触觉刺激所诱发的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脑响应,研究焦虑状态及焦虑特质对疼痛诱发脑神经活动的特异性调控。方法:2017年4~9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对62名大学生进行试验,试验前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STAI)评估被试焦虑特质和焦虑状态。试验过程中采用磁共振扫描仪获取被试每次受到痛觉或触觉刺激时的功能磁共振脑影像数据,并在每次刺激后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被试对每次刺激的感知强度。比较不同状态焦虑水平和不同特质焦虑水平被试痛触觉脑响应激活值。统计分析时使用一般线性模型检测fMRI脑激活;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检测焦虑水平和刺激模态对脑响应是否存在交互作用,并进行事后双样本 t检验以分析各脑区的具体交互作用形式。 结果:状态焦虑与刺激模态对双侧后顶叶、背外侧前额叶等脑区的激活强度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cluster-level FWE校正后 P<0.05):中焦虑组这些脑区的触觉激活强度(5.66±0.65)显著高于痛觉激活强度(1.24±0.55)( P<0.001),而在低、高焦虑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特质焦虑与刺激模态之间在双侧枕中部皮质等脑区表现出显著交互作用(cluster-level FWE校正后 P<0.05):高焦虑组这些脑区的触觉激活强度(8.38±1.00)显著高于痛觉激活强度(3.19±1.12)( P=0.001),而在低、中焦虑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状态及特质焦虑水平对痛觉和触觉诱发脑激活的调控并不一致,为揭示焦虑对疼痛特异性调控的脑机制提供了重要证据,提示临床处理疼痛症状时应考虑病人的焦虑特质及当时的焦虑状态。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Anxiety,Pain,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rain activation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