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巨细胞病毒再活化在非免疫抑制机械通气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发生及预后分析

Chinese Critical Care Medicine(2021)

引用 5|浏览4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分析人巨细胞病毒(HCMV)再活化在非免疫抑制机械通气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发生情况、危险因素及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方法,选择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2017年6月30日至2018年7月1日因重症肺炎需有创机械通气的非免疫抑制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访至90 d,纳入对象均需每周检测1次血清HCMV DNA载量直至转入重症监护病房(ICU)28 d。根据任意时间点HCMV DNA水平将患者分为HCMV再活化组(≥5×10 5拷贝/L)和非再活化组(<5×10 5拷贝/L)。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人口学特征、基本生命体征、呼吸指标、评分指标、实验室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转归等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HCMV再活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48例患者HCMV免疫球蛋白G(IgG)检测均为阳性,HCMV血清学阳性率为100%;转入ICU 28 d内10例患者发生HCMV再活化,HCMV再活化发生率为20.83%。两组男性比例、年龄、体重指数(BMI)、基础疾病、除脓毒症外转入ICU的原因、基本生命体征、疾病严重程度评分,以及除中性粒细胞计数(NEU)、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红蛋白(Hb)、血尿素氮(BUN)、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外的感染指标、免疫指标、血常规、肝肾功能、循环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HCMV再活化组身高(cm:160±6比166±8)、体重(kg:49.4±11.2比57.6±10.5)、Hb(g/L:87±18比104±24)水平均明显低于HCMV非再活化组,转入ICU 24 h内NEU 〔×10 9/L:12.7(9.9,22.5)比8.9(6.2,13.8)〕、hs-CRP 〔mg/L:115.5(85.2,136.6)比39.9(17.5,130.2)〕、BUN〔mmol/L:13.7(8.9,21.5)比7.1(4.9,10.5)〕、NT-proBNP〔ng/L:6 751(2 222,25 449)比1 469(419,4 571)〕、罹患脓毒症比例〔60.0%(6/10)比15.8%(6/38)〕、输血率〔100.0% (10/10)比60.5% (23/38)〕、住院费用〔万元:35.7(25.3,67.1)比15.2(10.4,22.0)〕、90 d全因病死率〔70.0%(7/10)比21.1%(8/38)〕、入住ICU院时间〔d:26(16,66)比14(9,19)〕、机械通气时间〔d:26(19,66)比13(8,18)〕均明显大于HCMV非再活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脓毒症是影响非免疫抑制机械通气重症肺炎患者HCMV再活化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 OR)=9.35,95%可信区间(95% CI)为1.72~50.86, P=0.010〕。 结论:HCMV感染在非免疫抑制机械通气重症肺炎患者中非常普遍,其再活化发生率较高。HCMV再活化可对临床预后产生不良影响,罹患脓毒症可能是HCMV再活化的危险因素。
更多
关键词
Human cytomegalovirus,Reactivation,Critically ill patient,Incidence,Prognosis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