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通量测序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

Journal of Sichuan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21)

引用 1|浏览2
暂无评分
摘要
为探究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对彭州市境内5种常见土地利用方式(城市绿地、农业用地、人工林地、滩涂地、撂荒地)下的土壤细菌和真菌进行了高通量测序.共检测到细菌37门106纲278目491科959属2137种,主要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真菌17门46纲118目295科627属1033种,主要优势菌门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5种土地利用模式下的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均有显著差异.农业用地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较低,城市绿地和滩涂地具有较高的微生物多样性,而人工林地具有较低的细菌多样性和较高的真菌多样性.土壤理化性质对细菌多样性有重要影响,但对真菌影响较小.同时,土壤pH值是影响本研究微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研究表明,杉木人工林及农作物连作模式降低了微生物多样性,而城市绿地和滩涂地为微生物提供了较稳定的生存环境,可见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产生了显著影响.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