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河流和湖库的浮游细菌群落差异

Huan jing ke xue= Huanjing kexue(2022)

引用 1|浏览2
暂无评分
摘要
在长江流域自江源区至入海口的干流重点区域、八大一级支流和多个重点湖库设置了 177个样点开展浮游细菌调查,采用基于细菌16S rRNA基因的单分子实时测序技术研究浮游细菌群落的空间分布差异,期望在更广的调查范围和更高的物种注释精度上阐明长江流域浮游细菌群落结构的分布特征.首先分析了各采样点浮游细菌的α多样性状况,发现长江流域河流区域具有更高的物种丰富度,在多样性上与湖库区域差异显著.在此基础上开展了长江流域各采样点的β多样性分析,发现长江流域河流区域和湖库区域的浮游细菌群落组成差异显著,其中温度是河流浮游细菌群落分布的最大影响因素,湖库的pH是浮游细菌群落分布的最大影响因素.为探究河流区域和湖库区域浮游细菌群落结构差异在生态环境上的影响,在物种差异、功能差异和群落结构差异上开展了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河流区域而言,长江干流自西向东营养盐水平逐渐升高导致了部分物种相对丰度的逐渐增加;而湖库较河流有更高的蓝藻水华暴发风险,其中条件致病菌不动杆菌属在丹江口水库(南水北调水源区)具有较高相对丰度,存在着一定的生态风险,需要加强关注.物种组成上,河流区域和湖库区域绝大多数的物种(84%的OTU)为共有物种,同时两个区域均含有一些相对丰度较高但无法培养的细菌,因此仍需对长江流域作进一步的调查研究.综上所述,长江流域河流区域和湖库区域的浮游细菌存在着多样性、群落组成和富集物种的差异,这使得影响长江流域河流和湖库浮游细菌群落的最关键水质指标是不同的,同时也造成了二者在生态功能上的显著差异.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16S rRNA,Yangtze River basin,bacterioplankton,metabarcoding,single molecule real-time sequencing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