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地面覆盖下黄土丘陵区干化土壤深层水分变化研究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for Agricultural Machinery(2022)

引用 0|浏览5
暂无评分
摘要
为了探寻黄土高原丘陵区干化土壤修复措施,采用野外试验,布设1000 cm深地下土柱,并在土柱表层进行9种不同覆盖处理(种植刺槐、苜蓿、柠条、枣树、早熟禾和覆盖石子、树枝、地布和白色地膜),以土柱表面完全裸露作为对照,用中子土壤水分仪测量0 ~1000 cm不同深度土壤含水率,通过2014-2018年连续观测数据分析发现:在天然降水条件下刺槐、苜蓿、柠条和枣树处理试验年降水入渗深度表现为逐年减小,最终仅有100 cm,并在试验第2年后土壤含水率一直处在负增长状态,其中刺槐、苜蓿、柠条在第4年时1000 cm土柱水分均被消耗而降低,整个土柱干化程度加重,而枣树耗水较轻,300 cm以下的深层土壤干化程度并未加重;早熟禾年降水入渗深度可达300 cm,试验期间土壤水分消耗量小于当年降水量,0~ 300 cm以内干化土壤水分得到缓解;石子、树枝、地布和白色地膜的5年最大修复深度可达280、300、580、600 cm;石子和树枝覆盖的土壤水分缓解深度达700 cm,白色地膜和地布覆盖土壤水分缓解深度可达1000 cm;裸露地表在天然降水下土壤水分缓解深度达520 cm,土壤水分修复深度达240 cm.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