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初的"以哲入诗"——笺释王国维诗十首

Contention in Literature and Art(2022)

引用 0|浏览3
暂无评分
摘要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静庵),号观堂,浙江嘉兴人.1898年抵沪入时务报馆打工,业余时求学东文学社(罗振玉创立).1901年东渡日本专攻"新学"(数、理、化),因病辍学回国,因青春期特有的"忧生之苦"(天才情结与生存环境的严重失衡),而逼迫他在1902年寻觅德国哲学(始读康德,继而吸吮叔本华的人本忧思)来释其人生大惑.嗣后,他将其超越"忧生之苦"的睿思心得,化为投身文哲探索的内驱力,写出了足以令二十世纪初学界振聋发聩的名篇(1904年《红楼梦评论》)及名著(1908年《人间词话》).这是一个与1927年自沉昆池殉大伦、且不再做纯粹文哲、而更愿任南书房行走的"晚年王国维"迥然相异的"青年王国维".身后有《王国维全集》.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