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鳞胶原蛋白止血及体内降解和生物学的相关评价

Chinese Journal of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2022)

引用 0|浏览0
暂无评分
摘要
背景:可吸收止血材料是目前止血材料研究的热门领域,临床上对安全有效的可吸收止血材料的需求不断扩大,鱼鳞胶原蛋白作为可吸收止血材料不仅安全有效,还可将鱼鳞变废为宝,合理充分利用资源.目的:验证鱼鳞胶原蛋白的止血功效、体内降解程序及时间,并探讨其安全性.方法:通过化学脱钙联合低温酶法提取鱼鳞胶原蛋白材料,用于以下3部分实验.①第1部分为止血实验:包括体内-肝脏止血和体表-尾止血,通过物理损伤至肝脏/尾出血制备肝出血和尾出血模型,将成模动物分为实验组(使用鱼鳞胶原蛋白)、对照组(使用止血海绵)和空白组(不进行处理),记录出血量和止血时间.②第2部分为鱼鳞胶原蛋白体内降解实验:使用肝脏止血实验动物,实验组动物填充鱼鳞胶原蛋白材料后,分别于干预后1,3,5,10,20,30,40,50,60 d实施安乐死;对照组动物填充止血海绵后于干预后5,50 d实施安乐死;空白组动物造模后于5,50 d安乐死;解剖观察体内粘连情况,病理观察填充物降解情况和肝脏恢复再生进度.③第3部分为生物学评价,包括溶血实验、表皮刺激实验、皮内刺激实验、热原实验和急性毒性实验.结果 与结论:①使用化学脱钙联合低温酶法,成功提取绒丝状鱼鳞胶原蛋白,得率66%-73%,鱼鳞胶原蛋白孔径为(0.80±0.23)mm;②通过尾出血模型验证体表止血功效,鱼鳞胶原蛋白与空白组相比,显著缩短止血时间、且出血量较对照组(止血海绵)和空白组显著减少(P<0.05);③鱼鳞胶原蛋白植入动物体内后5 d与受损肝脏贴合紧密,未见腹腔粘连,干预后20 d可见鱼鳞胶原蛋白体积明显缩小,干预后50 d则解剖眼观未见材料;④经病理检测可见,植入胶原蛋白后1-3 d处于急性炎症反应期;干预后5 d可见细胞附着于材料上;干预后10 d材料与肝脏交界处形成血管结构;干预后20-40 d材料中形成肝血窦样结构;干预后50-60 d可见类似肝小叶的结构,提示材料完成降解,肝脏修复再生基本完成;⑤生物学实验结果显示,鱼鳞胶原蛋白溶血性、表皮刺激性、皮内刺激性、热源和急性毒性反应符合《GB/T 16886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要求;⑥上述数据证实,经化学脱钙联合低温酶法提取的鱼鳞胶原蛋白具备成为生物止血可吸收材料的基本要素,其对于体内和体表出血具有确切止血效果;体内降解时间约需50 d,能够为肝脏再生提供支撑,有利于肝脏修复.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