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9年广西灵山县土源性线虫感染监测分析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2022)

引用 1|浏览9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了解灵山县土源性线虫流行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评价防治效果,为制定今后防治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6-2019年在灵山县按照地理方位将全县划分为东、西、南、北、中5个片区,在每个片区随机抽取1个乡镇的1个行政村为纵向监测点,连续4年开展土源性线虫病监测,监测对象为≥3岁常住居民,每个点约200人,共约1 000人,收集监测对象粪样,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一送二检,检测寄生虫虫卵.结果 2016-2019年灵山县共调查4 363人,土源性线虫总感染率为1.08%(47/4 363),其中钩虫、蛔虫和鞭虫的感染率分别为0.66%(29/4 363)、0.30%(13/4 363)、0.11%(5/4 363).不同年度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387,P<0.05),总体呈下降趋势(x2=8.045,P<0.05).烟墩镇感染率最高为2.75%(26/945),人群感染率最高的是幼托儿童2.55%(11/431).各虫种均以轻度感染为主,占总感染数89.36%(42/47).钩虫感染主要集中于70岁及以上年龄组,鞭虫感染率较高为60~69岁年龄组,蛔虫则在0~9岁年龄组感染较高.结论 灵山县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已降至较低水平,有地区和人群的分布差异,提示要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制定精准的防控措施.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