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扇豆醇对肝癌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Chinese Journal of Microcirculation(2022)

引用 0|浏览7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探讨羽扇豆醇对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2只SPF级BALB/C雄性裸鼠分为HepG2小鼠对照组(小鼠背部接种HepG2细胞)、HepG2小鼠羽扇豆醇组(小鼠背部接种HepG2细胞,14天后腹腔注射60mg/L羽扇豆醇14天)、Huh7小鼠对照组(小鼠背部接种Huh7细胞)和Huh7小鼠羽扇豆醇组(小鼠背部接种Huh7细胞,14天后腹腔注射60mg/L羽扇豆醇14天),分别于实验第10天、14天、20天、23天、26天观察肿瘤体积,第28天处死小鼠,称量肿瘤质量.分别用二甲基亚砜、4mg/L顺铂、60mg/L羽扇豆醇处理HepG2和Huh7细胞,分别命名为HepG2溶剂组、HepG2顺铂组、HepG2羽扇豆醇组和Huh7溶剂组、Huh7顺铂组、Huh7羽扇豆醇组,未经处理的正常培养细胞为HepG2对照组和Huh7对照组.用MTS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和凋亡,qRT-PCR检测各组细胞p38、ERK1/2、JNK、c-Jun、MEKK1和c-MYC mRNA表达的情况.双荧光素酶实验检测转染后HepG2和Huh7细胞对照组和羽扇豆醇组细胞的荧光素酶活性及ERK1/2启动子荧光活性.Western blotting检测不同组细胞中p38、ERK1/2、JNK、c-Jun、MEKK1和c-MYC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羽扇豆醇作用的HepG2、Huh7小组小鼠肿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且肿瘤质量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羽扇豆醇作用的HepG2、Huh7细胞增殖、启动子荧光活性、细胞中ERK1/2、JNK、c-Jun和c-MYC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细胞凋亡、细胞中p38和MEKK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但是羽扇豆醇组不及顺铂组干预作用明显(P<0.05).结论:羽扇豆醇对HepG2和Huh7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p38 MAPK信号通路中p38和MEKK1 mRNA和蛋白,降低ERK1/2、JNK、c-Jun 和 c-MYC mRNA和蛋白水平,诱导细胞凋亡实现的.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