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例宫颈原位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Journal of Modern Oncology(2022)

引用 1|浏览4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探讨宫颈原位腺癌(adenocarcinoma in situ,AIS)的临床病理特征和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某医院病理科存档的10例宫颈原位腺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年龄31~51岁,平均年龄44岁.7例表现为腰痛、异常的阴道流血及排液,3例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因HPV检测阳性而行宫颈活检确诊.9例为宫颈内膜型,1例为复层产黏液性上皮内病变(SMILE);5例为单纯宫颈原位腺癌,5例伴有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镜下观察,单纯性AIS腺体仍保持原有的结构特征,但细胞异型性明显,细胞核拥挤、深染、重叠,核分裂象多见,可见凋亡小体.SMILE肿瘤细胞由复层上皮细胞构成,可见富含黏液细胞或具有产黏液趋势,巢团状排列.10例细胞不同程度阳性表达p16、CEA,Ki67增殖指数均>20%;术后1例进展为浸润性腺癌,2例失访,余均无病生存.结论:宫颈原位腺癌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且病变位置较深,具有相对特异的形态学改变和免疫表型,需要充分的病理取材和临床密切随访.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