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内型哮喘小鼠模型中的小气道功能研究及其机制初探

Journal of Clinical Pulmonary Medicine(2022)

引用 0|浏览12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内型哮喘小鼠模型中,小气道功能是否存在异常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卵清蛋白(OVA)致敏、激发建立T2型哮喘模型,OVA联合臭氧暴露(OVA+ozone)建立非T2型哮喘模型.模拟强迫振荡系统检测小鼠小气道功能,激发试验检测气道反应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细胞因子;苏木精-伊红染色法对肺切片进行病理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肺组织中的α-平滑肌肌动蛋白.结果 T2型和非T2型哮喘模型中均存在大、小气道功能障碍,显著的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以及气道重塑,并有BALF中炎性细胞因子升高.OVA+ozone组呈现更显著的中性粒细胞浸润.小气道功能代表性指标,平均呼气中期流量和用力呼气50%肺活量与BALF中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气道反应性、气道平滑肌增生均表现出较好的相关性.结论 T2型和非T2型的哮喘小鼠模型中均存在小气道功能障碍.小气道功能可能受到气道炎症、气道反应性以及气道重塑的共同影响,参与哮喘的发生发展.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