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障碍患者血清PRL、IL-6、甲状腺功能和执行功能变化的临床意义分析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boratory Medicine(2022)

引用 0|浏览4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双相障碍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催乳素(PRL)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甲状腺功能和执行功能的变化情况,分析其与患者病情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该院收治的150例双相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71例抑郁发作患者纳入双相抑郁组,79例躁狂发作患者纳入双相躁狂组,另选该院同期50例体检健康者纳入健康组.比较3组血清PRL、IL-6、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各维度结果,比较治疗前后双相抑郁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HAMD-24)评分及双相躁狂组贝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评分,并分析血清PRL、IL-6、T3、T4、TSH水平和WCST各维度结果与HAMD-24、BRM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治疗前双相抑郁组、双相躁狂组及健康组入组时血清PRL、IL-6、T3、T4、TSH水平和WCST各维度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双相抑郁组和双相躁狂组前述各指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双相抑郁组、双相躁狂组、健康组前述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双相抑郁组HAMD-24评分和双相躁狂组BRMS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相抑郁组血清PRL、IL-6、TSH水平及WCST错误数、非持续性错误数、持续性错误数与HAMD-24评分呈正相关(P<0.05),而血清T3、T4水平及WCST正确数、分类数与HAMD-24评分呈负相关(P<0.05);双相躁狂组血清PRL、IL-6、T3、T4水平及WCST错误数、非持续性错误数、持续性错误数与BRMS评分呈正相关(P<0.05),而血清TSH水平及WCST正确数、分类数与BRMS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 双相障碍患者血清PRL、IL-6、T3、T4、TSH水平和执行功能治疗前后变化明显,且与患者临床症状评分相关,有望成为双相障碍患者症状改善及疗效判定的辅助评估指标.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