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浏览器插件
订阅小程序
在清言上使用

稻鱼共作对水稻叶绿素荧光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Wang Qi,Li Meijuan,Zhang Jia'en, Tang Jiaxin,Zeng Wenjing,Zhou Lei, Yang Qingxin, Jiang Mingmin, Wu Jiayuan,Luo Mingzhu

Crops(2021)

引用 0|浏览4
暂无评分
摘要
为探究稻鱼共作系统对水稻叶绿素含量(SPAD值)、荧光参数及产量的影响,设置9000 (M1)、15000(M2)和21000尾/hm2 (M3)稻田鱼放养密度,以水稻单作为对照(CK),测定水稻不同生育期叶片SPAD值、叶绿素荧光参数和水稻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结果 表明,与CK相比,在水稻分蘖期和成熟期,各处理叶片光合系统Ⅱ的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和潜在光化学活性(Fv/Fo)均显著提高,且成熟期M1和M2处理的剑叶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和NPQ均显著降低;抽穗期各处理SPAD值均比CK显著提高.与CK相比,各处理结实率均显著提高,实际产量均增加,田鱼产量表现为M2>M3>M1,但无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水稻叶片SPAD值、Fv/Fo、Fv/Fm与有效穗数、结实率和产量呈显著正相关,qN和NPQ与穗粒数呈显著负相关.综上,稻鱼共作系统提高了光能转化效率,减少了光能热耗散,改善了水稻的光合特性,有利于稳定及提高水稻产量.本试验中稻田鱼15000尾/hm2为适宜的放养密度.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