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重症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Internal Medicine(2021)

引用 0|浏览11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重症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患者临床特点并对其预后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入选2011-2016年北京朝阳医院住院的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重症HFpEF患者308例,记录患者一般资料、生化指标、超声心电图等参数.按年龄分为<75岁组和≥75岁组.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及Cox回归对患者预后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共纳入分析286例,NYHA Ⅲ级171例,Ⅳ级115例,平均年龄71.3岁,死亡131例.≥75岁组142例,死亡80例,<75岁组144例,死亡51例.(2)≥75岁组女性多见;伴随高血压、糖尿病、卒中等疾病多;糖化血红蛋白、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NRI)<92比例高于<75岁组;白蛋白、血红蛋白、肌酐清除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地高辛和β受体阻滞剂使用率明显低于<75岁组.≥75岁组死亡率明显高于<75岁组,P<0.001.(3)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75岁组NT-proBNP、未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左室肥厚是其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重症HFpEF患者一般状况差,伴随疾病多,死亡率高,预后差.NT-proBNP、未服用ACEI/ARB类药物、左室肥厚是其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