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灯光与肥胖关系的研究现状

Chinese Journal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hronic Diseases(2022)

引用 0|浏览12
暂无评分
摘要
肥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同时也是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1-3].目前肥胖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2016年全球肥胖人数比1975年增长了 3倍[4-5].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6],我国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率超过50%.研究表明,高脂饮食、过量饮酒、吸烟、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是肥胖的主要影响因素[7].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对肥胖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研究发现绿地、快餐馆、健身广场的可及性可影响居民饮食结构、身体活动,从而影响居民能量的摄入和消耗[8].近年来,研究发现夜间灯光可改变人的情绪、增加睡眠不足的风险[9-13],甚至增加肥胖发生的风险[14].Rybnikova等[15]发现夜间灯光暴露强度的增加与超重和肥胖率的增加相吻合.因此,明确夜间灯光与肥胖的关系至关重要,本文从实验研究、流行病学研究两个方面就夜间灯光与肥胖的关系进行综述,并从昼夜节律角度探讨灯光影响肥胖发生的机制.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