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8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病原学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Chinese Journal of Food Hygiene(2020)

引用 2|浏览1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特定病原体食源性疾病的流行趋势和特征,为制定食源性疾病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采集2015—2018年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开展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的数据,2家哨点医院采集以腹泻症状为主诉感染病例的粪便或肛拭子标本,进行副溶血性弧菌、沙门菌、志贺菌、致泻大肠埃希菌、空肠弯曲菌和诺如病毒检验,同时对患者进行相关信息采集、分析.结果 共监测和采集2871例腹泻病例的粪便或肛拭子标本,病原体总体检出率为23.55%(676/2871),其中,诺如病毒为20.04%(97/484)、致泻大肠埃希菌为11.84%(340/2871)、空肠弯曲菌为7.21%(68/943)、副溶血性弧菌为4.01%(115/2871)、沙门菌为3.27%(94/2871)、志贺菌为0.28%(8/2871);第三季度的病原体检出率较高,呈现较明显的夏秋季高峰;可疑食物主要是混合/多种食品(41.12%,278/676),其次为水产动物及其制品(22.19%,150/676)和肉与肉制品(10.95%,74/676).结论 诺如病毒和致泻大肠埃希菌是上海市浦东新区腹泻病例的主要病原体,应进一步完善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对特定病原体阳性病例开展流行病学个案调查,为开展有效防控提供技术支持.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foodborne diseases,active surveillance,pathogens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