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标准差法与绝对阈值法心脏MR T2* mapping技术定量评估心肌内出血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Imaging Technology(2022)

引用 0|浏览10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对比观察标准差法与绝对阈值法MR T2*mapping技术以1.5T和3.0T场强设备定量评估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再灌注后心肌内出血(IMH)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纳入70例将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EMI患者,随机均分为1.5T组和3.0T组(1:1比例).于PCI术后5~7天(IMH急性期)及6~8个月(IMH慢性期)于1.5T和3.0T场强下行心脏扫描,包括电影、T2*mapping和延迟增强序列扫描;采用标准差法与绝对阈值法测量IMH T2*值和IMH容积在左心室容积中所占百分比(IM H容积百分比),比较2种方法的差异,确定采用绝对阈值法评估IMH时与标准差法等效的T2*阈值(等效T2*阈值).结果 共40例STEMI患者发生再灌注后IMH,1.5T组与3.0T组各20例.以1.5T场强、标准差法测得的IMH T2*值及容积百分比均大于绝对阈值法(P均<0.05),3.0T场强、标准差法测量的IMH急性期容积百分比小于绝对阈值法(P<0.05).1.5T场强下,绝对阈值法的等效T2*阈值为22 ms,其诊断慢性期IM H的曲线下面积(AUC)显著大于标准T2*值(Z=2.08,P=0.04).3.0T场强下,等效T2*阈值为18 ms(IMH急性期)或20 ms(IMH慢性期);以18 ms诊断急性期IMH的AUC与标准T2*值无明显差异(Z=1.47,P=0.14).1.5T及3.0T场强下,等效T2*阈值绝对阈值法与标准差法量化的IMH容积百分比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 1.5T、3.0T场强,尤其1.5T场强下,以标准差法与绝对阈值法T2*mapping技术定量评估STEMI再灌注后IM H存在一定差异;适当调整绝对阈值法T 2*阈值可缩小其差异.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