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55~65岁汉族农村居民肠道菌群与骨密度关联性分析

Chinese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2022)

引用 0|浏览3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了解江苏省泰州市55~65岁汉族农村居民肠道菌群与骨密度之间的关联性,为骨质疏松症的预防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于2013年3月—2018年10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泰州队列中依从性和应答率较高的3个自然村中537名55~65岁在泰州市居住≥20年的汉族农村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骨密度测量和粪便检查,并参照世界卫生组织的诊断标准将其分为正常骨密度组、低骨量组和骨质疏松组3组,分析组间菌群的差异以及肠道菌群与骨密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泰州市537名55~65岁汉族农村居民中,正常骨密度组207人(38.55%),低骨量组239人(44.51%),骨质疏松组91例(16.94%).在校正了性别、年龄、体质指数、吸烟情况和饮酒情况等变量后,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新鲜蔬菜(β=-0.125)、新鲜水果(β=-0.101、肉类(β=-0.098)和酸奶(β=-0.033)摄入频次均与骨密度分组呈负相关(均P<0.05).与正常骨密度组比较,梭形杆菌、布劳特氏菌、弯曲杆菌、大肠杆菌、链球菌、放线菌、志贺氏菌、厌氧菌、链霉菌和奇异果菌在低骨量组和骨质疏松组的丰度均有所下降,而棒状杆菌、韦洛内拉菌和短链单胞菌在低骨量组和骨质疏松组的丰度则均有所增加(均P<0.05).在调整了性别、年龄、体质指数、吸烟情况、饮酒情况、新鲜蔬菜摄入频次、新鲜水果摄入频次、肉类摄入频次和酸奶摄入频次等混杂因素后,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大肠杆菌(OR=0.992,95%CI=0.985~0.999)、志贺氏菌(OR=0.984,95%CI=0.970~0.998)、布劳特氏菌(OR=0.959,95%CI=0.924~0.996)和镰刀菌(OR=0.980,95%CI=0.962~0.998)丰度的增加是泰州市55~65岁汉族农村居民低骨量发生的保护因素,粪杆菌丰度的增加(OR=1.060,95%CI=1.006~1.118)是泰州市55~65岁汉族农村居民骨质疏松发生的危险因素,木杆菌丰度的增加(OR=0.865,95%CI=0.763~0.981)是泰州市55~65岁汉族农村居民骨质疏松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 肠道菌群与骨密度具有相关性,大肠杆菌、志贺氏菌、布劳特氏菌、镰刀菌、粪杆菌和木杆菌丰度的增加均会对泰州市55~65岁汉族农村居民的骨密度造成一定影响.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