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2020年中国九大流域蒸散发及其组分时空评估

Journal of Geo-Information Science(2022)

引用 0|浏览25
暂无评分
摘要
蒸散发是地表陆气水分交换的纽带,准确量化蒸散发的时空演变格局对于水资源规划与管理至关重要.本文基于GLEAM模型的蒸散发及其组分数据集,借助7个通量观测站数据、120个流域的流域水量平衡及PML_V2蒸散发产品,在中国九大流域系统评估了 GLEAM-ET产品,分析了植被恢复背景下,蒸散发(ET)及其组分(植被蒸腾Ec,截留蒸发Ei,土壤蒸发Es)在1980-2020年的时空演变格局.本文主要得到以下结论:①GLEAM-ET产品在中国九大流域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其性能与气候类型有关,干旱区效果优于湿润区.此外,GLEAM与PML_V2模型在九大流域相关性较好(R>0.7),分布格局与变化趋势整体保持一致.②全国尺度上,ET均值为416.88mm,增长速率为1.21 mm/a.Ec与ET均呈自东南向西北递减的分布格局,而Es与其相反.Ec、ET在九大流域均呈显著增加趋势(p<0.001).Ei、Es在季风区流域分别呈显著增加和显著减小趋势;在内陆区流域呈不显著减小(p>0.05)和显著增加趋势.③在植被恢复背景下,ET组分比例发生了变化.Ec占比变化存在南北差异,南方流域Ec占比均减小,北方流域均增加.Ei占比在各流域均增加,Es占比均减小.黄河流域ET组分对植被恢复的响应最为明显,Ec占比增加了 5.21%,Es占比减小了 5.56%.
更多
关键词
GLEAM,PML_V2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