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74例早期自然流产绒毛染色体结果分析

Maternal & Child Health Care of China(2022)

引用 1|浏览2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早期自然流产绒毛组织染色体,探讨早期自然流产的遗传学病因.方法 高通量测序检测74例早期自然流产孕妇(孕40~77d)的绒毛组织,统计染色体异常的类型及所占比率.根据患者是否通过辅助生殖技术(ART)受孕将其分为ART组24例和自然妊娠组50例.结果 74例早期自然流产患者绒毛组织中,染色体异常46例(62.16%);染色体数目异常41例,其中三体型占44.59%(33/74),X单体占6.76%(5/74),嵌合体占4.05%(3/74).染色体结构异常5例占6.76%(5/74),其中3例重复(1例致病性,2例临床意义不明),2例缺失(1例致病性,1例临床意义不明).孕妇年龄≥35岁组和<35岁组的绒毛染色体异常率分别为64.71%(11/17)和61.40%(35/5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性流产(RSA)组42例,其中绒毛染色体异常24例(57.14%),偶发流产组32例,其中绒毛染色体异常22例(68.7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RT组绒毛染色体异常14例,自然妊娠组绒毛染色体异常32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染色体异常是早期自然流产的重要原因,高龄、复发性流产及辅助生殖技术助孕是否增加胚胎染色体异常发生率尚不明确.高通量测序技术应用于绒毛染色体检测对于分析早期自然流产的原因具有重要意义,为临床医师给患者提供合理的优生遗传咨询提供基础.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