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胃窦黏膜组织幽门螺杆菌real time-PCR检测与分离培养结果的一致性分析

Disease Surveillance(2022)

引用 0|浏览9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针对胃黏膜组织标本的幽门螺杆菌(HP)感染诊断的real time-PCR检测和分离培养2种最常用方法进行结果一致性分析,为HP感染诊断方法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浙江省4个地区(萧山、温岭、苍南和湖州)各选取1所医院,采集2020年11月16日至12月7日送至杭州致远检验医学研究所进行HP分离培养和耐药性分析的全部患者胃窦部黏膜活检标本,共1 312份.每份样本经研磨匀浆处理后分为2份,分别用于常规HP分离培养和real time-PCR检测(以cagH为检测靶点),2种方法平行双盲进行.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及不同医院来源样本间的差异用x2检验、Fisher精确检验以及独立样本t检验等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1 312份样本中,分离培养法和real time-PCR法的阳性率分别为29.34%(385/1 312)、28.51%(374/1 3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6).来自4所医院的标本,2种方法的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75),二者在萧山某院、温岭某院、苍南某院、湖州某院样本以及总体样本中的Kappa值分别为0.84、0.89、0.75、0.91、0.85.real time-PCR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26%、100.00%.在real time-PCR法检测阳性而培养阴性的样本中,检测Ct值为25.47~34.97,均值为30.90,90%的Ct值均≤34.46,频数最高组为29.00~30.00组.结论 分离培养法和real time-PCR法在临床胃黏膜标本HP诊断中均可达到较高的检测效能,且2种方法检出结果一致性良好,可应用于HP个体化治疗,以便在做出HP感染诊断的同时提供受检者的药敏检测结果.标本中HP菌量及标本的保存运输条件可能对结果产生重要影响.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