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粗隆延长截骨术在全髋关节翻修术中应用的中期疗效分析

Academic Journal of Chinese Pla Medical School(2022)

引用 0|浏览2
暂无评分
摘要
背景 大粗隆延长截骨术(extended?trochanteric?osteotomy,ETO)是一项在全髋关节翻修术中广泛应用的手术技术,有助于外科医生安全、高效地取出股骨假体或骨水泥,但目前部分患者术后功能恢复仍有所缺陷.近年来,在全髋关节翻修术中应用大粗隆延长截骨术的临床疗效鲜有研究.目的 评估在全髋关节翻修术中应用大粗隆延长截骨术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20年10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骨科收治的应用大粗隆延长截骨术行全髋关节翻修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患者术前与末次随访时Harris髋关节评分及疼痛评分、患侧与健侧重力臂及外展力臂距离,记录ETO截骨碎片愈合率和移位程度,分析步态结果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66例患者(66髋),其中男性31例,女性35例;翻修年龄平均58.68岁;左侧27例,右侧39例;初次置换至翻修间隔时间平均11.89年.翻修原因:假体无菌性松动43例,假体周围骨折11例,感染9例,反复脱位3例.股骨Paprosky分型:Ⅰ型10例、Ⅱ型29例、ⅢA型22例、ⅢB型5例、Ⅳ型0例.翻修手术时间平均234.19?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001.52?mL,截骨长度平均12.84?cm,随访时间平均71.65个月.末次随访时,患侧外展力臂与健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7);患侧重力臂较健侧减小(P=0.012);患侧大粗隆尖端至髂前上棘距离较健侧减小(P=0.005);Harris髋关节评分由术前(33.70±11.11)分提升至(83.02±5.23)分(P<0.001),疼痛评分由术前8分降至1分(P<0.001);所有假体均实现骨长入且稳定在位,未发现假体松动和截骨片段过度移位;69.7%的患者有不同程度跛行,84.8%患者对手术"非常满意"或"满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使用钩钢板固定大粗隆延长截骨可以减少术后中重度跛行的发生(OR=0.161,95%?CI:0.035?~?0.741).结论 全髋关节翻修术中应用大粗隆延长截骨术的患者术后在临床功能重建和影像学评价方面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应用钩钢板固定大粗隆延长截骨对术后步态恢复有积极作用.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