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金矿硫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来源

Geological Bulletin of China(2022)

引用 0|浏览3
暂无评分
摘要
胶东是全球第三大金矿集中区,矿床主要分布于胶西北、栖蓬福、牟乳等成矿区,矿化类型以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为主.由于金主要赋存于黄铁矿等硫化物中,这些硫化物的硫同位素组成对反映成矿物质来源具有重要指示意义.按照成矿区域、赋矿深度、矿化类型和含硫矿物对有关硫同位素数据进行了分类统计对比.分析表明,金矿床的δ34 S值为-14.0‰~15.1‰,各典型金矿床的δ34 S平均值在5.5‰~13.0‰之间,主要集中在6.0‰~10.0‰.δ34 S值呈现如下规律性变化:牟乳成矿区>胶莱盆地东北缘>胶西北成矿区>栖蓬福成矿区,硫化物石英脉型>蚀变岩型>石英脉型,浅部矿>深部矿,黄铁矿>闪锌矿>黄铜矿>方铅矿.研究认为,金矿床中的硫为混合来源,由早前寒武纪变质岩系、晚中生代花岗岩类和地幔端元的多源同位素混合而成.硫同位素组成的变化主要与上述端元的混合比例有关,被较多晚中生代花岗岩物质混染的金矿床δ34 S值较高,成矿深度较大、地壳物质混染较少的金矿床δ34 S值较低.金矿形成于一次集中爆发的成矿事件,成矿过程中硫同位素体系已基本达到均一.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