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胁迫对干旱锻炼后水稻抗旱涝能力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2022)

引用 0|浏览11
暂无评分
摘要
水分胁迫会影响水稻的产量及其生长.为了提高水稻对逆境的适应性并探讨其相关生理机制,设置了分蘖期干旱适应性锻炼处理,探讨了拔节-孕穗期继续干旱和淹涝耐受性的产量形成以及生理变化.结果表明,分蘖期经过干旱锻炼处理后持续干旱处理(D+D)水稻产量比在分蘖期不经过干旱锻炼处理但是后期经过干旱处理后(ND+D)的水稻产量高10.92%,而在分蘖期经过干旱锻炼处理后期进行淹涝处理后(D+S)的水稻产量比在水稻分蘖期不经过干旱锻炼处理且后期淹涝处理后(ND+S)的水稻产量高19.91%.干旱锻炼后进行淹涝处理(D+S)较不干旱锻炼后进行淹劳处理(ND+S)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显著性提高,分别提高10.6%、26.69%.ND+D处理的Fv/Fm较D+D处理显著降低3.67%.D+D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较ND+D处理下降9.36%,但差异不显著.D+S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较ND+S处理高21.41%,无显著性差异.经过干旱适应性锻炼的水稻植株,后期再进行干旱处理或者淹涝处理时,SOD、POD、CAT活性、总抗氧化力(T-AOC)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MDA content和H2O2 content不同程度降低,进一步保护水稻植株受到伤害.因此,分蘖期进行干旱适应性锻炼处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强水稻对后期水分胁迫的适应能力,研究结果可为干旱或洪涝灾害的水稻生产实践提供指导.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tillering stage,drought exercise,flooding treatment,rice yield,physiological mechanism,water stress,transpiration,flood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