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评估宫颈癌子宫根治术后患者肛提肌长期变化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Imaging Technology(2022)

引用 0|浏览0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采用MRI评估宫颈癌子宫根治术(RH)后1、5年患者肛提肌变化.方法 前瞻性纳入30例接受RH的宫颈癌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1年及5年采集静息态及最大瓦尔萨尔瓦动作下盆底MRI,重建骨盆及肛提肌三维模型;测量并比较不同时间点肛提肌裂孔横径(LH-W)、前后径(LH-L)、肛提肌板角度(LPA)、肛提肌体积(LVOL),双侧肛提肌与耻骨联合下缘间距(LSG)、骼尾肌角度(ICA)及厚度(ICT)、耻骨直肠肌厚度、M线及H线长度的差异.结果 静息态及最大瓦尔萨尔瓦动作下,双侧ICT及耻骨直肠肌厚度逐渐变薄、M线逐渐延长,各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年,静息态下LVOL较术前减小(P<0.05);最大瓦尔萨尔瓦动作下,双侧ICA及LPA均较术前增大而LVOL减小(P均<0.05).结论 宫颈癌RH术后患者骼尾肌、耻骨直肠肌逐渐萎缩变薄,盆底支持能力逐渐减弱.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