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炎败血伊丽莎白菌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Journal of Microbes and Infections(2022)

引用 0|浏览2
暂无评分
摘要
脑膜炎败血伊丽莎白菌(Elizabethkingia meningoseptica,EM)可引起肺部感染、新生儿脑膜炎、菌血症等疾病,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检出率较高,是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EM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等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呈多重耐药,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困难.目前EM的耐药机制研究主要集中于产生药物灭活酶、药物作用靶位改变、外排泵、形成生物膜等方面.EM可同时携带多个耐药基因,如GOB、BlaB、CME等,从而介导多重耐药.本文就国内外EM耐药现状、耐药机制进行综述,旨在为预防和控制EM的医院内感染提供参考.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