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及被动拘禁球囊技术应用于非左主干真性冠脉分叉病变的定量血流分数评价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2022)

引用 0|浏览3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通过定量血流分数(quantitative flow ratio,QFR)比较主动拘禁球囊技术(active jailed balloon technique,A-JBT)和被动拘禁球囊技术(conventional jailed balloon technique,C-JBT)对非左主干冠脉真性分叉病变(coronary bifurcation lesion,CBL)的血运重建效果.方法 连续纳入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经冠脉造影明确为CBL,并在介入治疗中采用拘禁球囊技术的255例患者,分为主动拘禁球囊组(n=171)和被动拘禁球囊组(n=84).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点、介入治疗特点及手术即刻效果,并利用QFR对主支及分支进行功能学评价.结果 255例患者的261个病变中,前降支-对角支病变204个(78.2%),Medina 1.1.1型232个(88.9%).两组患者术前主支血管及分支血管的病变分型、病变部位及狭窄程度相似.相较于被动拘禁球囊组,主动拘禁球囊组分支血管急性闭塞发生率明显低(0.6%vs 10.7%,P<0.001),分支血管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血流3级占比更高(96.0%vs 78.6%,P<0.001),分支血管QFR改善更显著[0.90(0.84,0.95)vs 0.83(0.68,0.91),P<0.001].结论 在非左主干冠脉真性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主动拘禁球囊技术较被动拘禁球囊技术可更有效降低分支闭塞发生率,同时明显改善分支血管功能性血供.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