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耕地低碳利用效率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因素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2022)

引用 0|浏览0
暂无评分
摘要
探究耕地低碳利用效率演变规律及其驱动因素对实现耕地利用高效低碳、助力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构建耕地低碳利用效率评价体系,采用超效率SBM模型测度1998—2018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耕地低碳利用效率,分别采用核密度估计、可视化制图和总体分异测度指数刻画耕地低碳利用效率时序特征、空间格局和区域差异,进而采用地理探测器模型识别耕地低碳利用效率演变驱动因素并剖析各因素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中国耕地低碳利用效率逐步提高并呈现"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空间格局,空间分布由分散转向集中.2)中国耕地低碳利用效率区域差异水平较低且逐步缩小,耕地低碳利用效率总体分异测度指数由0.1854下降至0.1418.不同地区耕地低碳利用效率区域差异程度为中部>东部>西部.其中,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区域差异分别呈现"W"形波动式下降、"U"形先降后升和持续下降趋势,总体分异测度指数分别由0.1598、0.2611和0.1316降至0.1541、0.1983和0.0750.3)耕地低碳利用效率受自然环境条件、耕地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生产条件共同影响.其中,复种指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灌溉指数驱动力分别由0.3672、0.3745和0.4698降至0.3394、0.1291和0.3977,人均耕地面积驱动力由0.3024升至0.4031.各因素交互作用类型均为双因子增强或非线性增强,交互作用正向强化了单因素对耕地低碳利用效率演变的驱动力.研究结果对于深化耕地利用效率研究具有指导意义,也可为推动耕地可持续利用和农业绿色发展提供决策支撑.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