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化方法对土的平面应变强度和变形的影响分析

wf(2023)

引用 0|浏览9
暂无评分
摘要
临界状态本构模型需要通过三维化来反映材料在三维应力状态下的力学特性.采用不同三维化方法在描述应力罗德角和偏应力对应力应变的影响程度上具有差异性,在平面应变条件下,这种差异性对土的应力应变计算结果影响往往非常显著.以K0固结土的统一硬化(UH)本构模型和空间滑动面(SMP)强度准则为例,分别采用变换应力(TS)方法和g(θ)方法这两种常用方法对模型三维化,推导了相应的三维弹塑性刚度矩阵[Dep],阐述了不同方法在三维应力应变计算过程上的本质区别.相比g(θ)方法,TS方法可以合理描述不同K0状态下土的应力水平对偏平面上屈服曲线形状的影响规律,即由低应力比下的近圆形转变为剪切破坏时的SMP破坏准则形状,实现了土体从剪切屈服到剪切破坏的一致性.通过对一系列平面应变单元试验和边值问题的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采用TS方法三维化的UH模型预测结果与已有试验规律更为吻合.在不同K0固结条件下,由于计算得到的破坏面呈现不规则形状,采用g(θ)方法往往过高或过低地估计平面应变条件下土体的应力水平.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3D model generalization approach,constitutive model,plane strain,stress and strain of soil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