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MRI额外发现的BI-RADS 4~5类病变影像学特点的回顾性分析

Zhonghua wai ke za zhi [Chinese journal of surgery](2023)

引用 0|浏览10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探讨乳腺MRI额外发现的乳腺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BI-RADS)4~5类病变的MRI表现,并建立新评分系统。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21年12月北京医院收治的经乳腺MRI发现,且初诊乳腺X线及超声检查均未见异常的184例BI-RADS 4~5类病变患者资料,共209个病变。患者均为女性,年龄(50±11)岁(范围:27~76岁)。根据病理学检查结果将病变分为恶性和非恶性。根据BI-RADS将病变分为肿块型和非肿块型,根据BI-RADS及Kaiser评分建立肿块和非肿块型病变的1~8分MRI评分系统,以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评分系统的诊断效能。分析本组患者获得病理标本的主要方法。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χ 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 结果:本组病变恶性124个,非恶性85个;肿块型100个,非肿块型109个。肿块型病变的最大径小于非肿块型[7.0(3.0)mm比25.0(25.0)mm, U=568.000, P<0.01];依据BI-RADS诊断恶性病变的准确率无明显差异[53.0%(53/100)比65.1%(71/109), χ2=3.184, P=0.074]。新评分诊断肿块型、非肿块型病变恶性与否的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1、0.802,当采用阴性预测值为100%的3分为截点值时,分别可避免14.0%(14/100)、4.6%(5/109)的活检。肿块型病变由第二眼超声取得病理标本的比例高于非肿块型病变[41.0%(41/100)比26.6%(29/109), χ2=4.851, P=0.028];非肿块型病变根据MRI发现的病变位置及深度进行手术切除的比例高于肿块型病变[52.3%(57/109)比34.0%(34/100), χ2=7.100, P=0.008],利用MRI能够发现第二眼超声仍未发现的病变。 结论:对于初诊乳腺X线和超声检查未发现而由MRI额外发现的可疑恶性病变,采用新评分系统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与非肿块型病变相比,第二眼超声更易发现肿块型病变;第二眼超声仍未发现的病变尤其是非肿块型病变,根据MRI发现的病变位置及深度可直接手术切取病理标本。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Breast neoplasm,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iopsy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