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某三甲医院舒肝宁注射液安全用药分析

LI Na,LIU Zhi, TIAN Jingxiu,WU Xuemei, HE Feng

wf(2023)

引用 0|浏览1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舒肝宁注射液临床应用安全性.方法 收集贵州某三甲医院信息管理系统2016年1月1日至2021年9月9日使用舒肝宁注射液患者的基本信息与临床资料,对用药科室、患者年龄和性别、使用剂量和溶剂、使用目的及其药品不良反应(ADR)分布进行统计,分析ADR转归及对患者原发病预后的影响.结果 共有18019例患者使用舒肝宁注射液,发生ADR 72例(4.00‰).使用例数从高到低排列分别是感染科、血液科、肝胆外科、消化内科等,主要症状表现为瘙痒伴红斑及皮疹、胸闷、气促不适等;感染科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6.67‰),且不同科室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5.373,P<0.001).使用年龄段集中于45~64岁(8130例,45.12%)、≥65岁(4998例,27.74%)、15~44岁(4742例,26.32%),发生率分别为3.08‰,2.20‰,7.59‰,不同年龄段患者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例数,男11404例(63.29%),女6615例(36.71%),发生率分别为4.03‰和3.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剂量,20 mL 9119例(50.61%),10 mL 8900例(49.39%),发生率分别为4.39‰和3.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溶剂,10%葡萄糖注射液10559例(58.60%),5%葡萄糖注射液3875例(21.50%),氯化钠注射液3585例(19.90%),发生率分别为4.55‰,3.87‰,2.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目的,治疗用药16000例(88.80%),预防用药2019例(11.20%),发生率分别为4.13‰和2.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贵州某三甲医院2016年1月1日至2021年9月9日舒肝宁注射液ADR发生率不高,受不同科室、患者年龄、性别、溶剂、治疗目的等因素影响较大.医院应加强重点科室舒肝宁注射液的临床使用管理,提高临床安全用药水平.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