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变异株的鉴定与致病性

Journal of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2023)

引用 0|浏览1
暂无评分
摘要
近日,在福建省南平市某鸡场发现一株新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流行株,并将其命名为IBDV-FJ02.为了明晰IBDV-FJ02 株遗传变异情况和临床致病特征,进行了A节段基因组序列和特征性氨基酸位点的分析、基于A节段和B节段的新型基因型分类以及对无特定病原体(SPF)鸡致病性的研究,旨在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治提供依据.结果显示:IB-DV-FJ02 株A节段核苷酸序列与早期变异株E的同源性最高,达 95.6%,与中国变异株SHG558 在同一分支上;IBDV-FJ02株VP2-4-3蛋白氨基酸序列第 222 位氨基酸为T,第 249 位为K,第 318 位为D,参考变异株中仅GLS、E与其一致,位点N213、T222、K249、D318、E323均符合变异株的特征.根据新型基因型分类方案,显示IBDV-FJ02 株属于A2dB1 基因型,即IBDV新型变异株类群.致病性测定结果显示:IBDV-FJ02 株感染 3 周龄SPF鸡并不会导致感染鸡只死亡,在感染后 21 d内,主要引起鸡只法氏囊的严重萎缩和脾脏的轻微肿大.上述结果表明,IBDV-FJ02 株是一种IBDV新型变异株,具有明显的IBDV变异株致病特点.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