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雷公藤多苷治疗桥本病的潜在作用机制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2023)

引用 0|浏览10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雷公藤多苷治疗桥本病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TCMSP数据库、文献挖掘获得雷公藤多苷活性成分,PharmMapper数据库预测活性成分靶点,GeneCards、OMIM数据库获得桥本病相关靶点,利用Venn在线工具筛选两者的交集基因,STRING平台构建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DAVID数据库对交集基因进行GO功能、KEGG通路富集分析,构建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最后通过分子对接工具SYBYL X2.0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筛选出雷公藤多苷活性成分30种,成分靶点82个,疾病靶点1373个,交集靶点38个,GO分析8个条目,KEGG分析46条通路,成分-靶点网络的重要靶点与成分-桥本病靶点-通路网络的重要靶点的交集是CASP3、EGFR、MAPK1、MAPK8,雷公藤弗定B1是唯一与4个靶点均有关联的化合物.分子对接结果显示,雷公藤弗定B1与交集靶点结合良好.结论 雷公藤多苷中多种活性成分通过调控NF-κB、MAPK、PI3K/Akt等信号通路作用于介导细胞凋亡的CASP3、EGFR等多个靶点来治疗桥本病.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