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浏览器插件
订阅小程序
在清言上使用

不同来源桑黄菌种的鉴定及主要化学成分比较

Newsletter of Sericultural Science(2023)

引用 0|浏览4
暂无评分
摘要
从菌落形态、显微结构、分子水平对来自不同产地的 4 个桑黄菌株进行分类鉴定,并测定各菌株的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等,为药用桑黄真菌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依据.在相同培养条件下,来自云南的 YNS菌株、来自广西的 GXS菌株和来自重庆的 SHG菌株的菌落形态与镜检特征较为相似,其生长后期均能产生黄褐色圆轮状菌落和孔状结构,菌丝有分支和隔膜,而来自重庆的SHW菌株的菌丝生长最慢,后期可产生蓬松鹅黄色菌落,质地坚硬,菌丝无分支和隔膜;基于内转录间隔区(ITS)基因序列分析表明YNS、GXS和SHG3 菌株的亲缘关系较近,而与SHW的亲缘关系较远.综合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将 YNS、GXS和 SHG菌株鉴定为粗毛纤孔菌Inonotus hispidus,SHW菌株鉴定为桑树桑黄 Sanghuangporus sanghuang.对菌株活性成分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YNS菌株的粗多糖含量最高,SHW菌株的黄酮含量最高,SHG菌株的总三萜含量最高,桑黄产品生产中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菌株.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Sanghuang,Mycelium,Species identification,Chemical components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