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替卡韦经治后低病毒血症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序贯联合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治疗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Chinese Journal of Hepatology(2023)

引用 0|浏览8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ETV)经治后低病毒血症(LLV)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序贯或联合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TAF)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的经ETV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6例,根据治疗期间的HBV DNA水平,将患者分为完全病毒学应答组( n = 84)和LLV组( n = 42),对两组患者基线及48周的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根据LLV组患者继续抗病毒治疗方案分为3组:续用ETV为对照组、换用TAF为序贯组、ETV联合TAF为联合组,并持续抗病毒治疗至96周。对3组患者48周的资料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3组患者96周抗病毒治疗后HBV 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丙氨酸转氨酶、肌酐和肝硬度测定值。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LLV患者96周HBV DNA未转阴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评估预测LLV患者96周HBV DNA未转阴发生的效能。运用KaPlan-Meier分析LLV患者的DNA累积转阴率,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动态观察治疗期间HBV DNA和HBV DNA转阴率。 结果:完全病毒学应答组与LLV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基线时年龄、人体质量指数、HBeAg阳性率、HBV DNA、HBsAg、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肝硬度测定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3组LLV患者48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 0.05);96周治疗后序贯组及联合组HBV DNA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8.89%比41.18%、85.71%比41.18%, χ2 = 10.404, P = 0.006),HBeAg转阴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值> 0.05);序贯组及联合组的丙氨酸转氨酶、肌酐、肝硬度测定值与对照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 0.05)。48周后续用ETV和48周HBV DNA是LLV患者96周HBV DNA未转阴的独立危险因素( P值均<0.05)。48周HBV DNA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35(95% CI:0.578~0.891), cut- off值为2.63 log 10 IU/ml,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6.90%、72.40%。48周续用ETV和48周HBV DNA≥2.63 log 10 IU/ml LLV患者HBV DNA转阴率明显低于序贯或联合TAF和48周HBV DNA < 2.63 log 10 IU/ml的患者。继续治疗48周至96周期间,序贯组和联合组72、84、96周的HBV DNA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 0.05)。 结论:序贯或联合TAF抗病毒治疗可以更有效地提高ETV经治后发生LLV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6周完全病毒学应答率,且可以改善患者肝肾功能和减轻肝纤维化程度。48周后续用ETV和48周时HBV DNA载量是LLV患者96周HBV DNA未转阴的独立预测因素。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Chronic hepatitis B,Low-level viremia,Tenofovir alafenamide fumarate tablets,sequential combination therapy,Dynamic changes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