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下游外来生物福寿螺的种类及其种群遗传结构

Biodiversity Science(2023)

引用 1|浏览5
暂无评分
摘要
福寿螺(Pomaceaspp.)已广泛分布在我国长江以南各省,且逐年向北扩散.本研究采集了长江下游上海及江苏分布区11个种群的福寿螺样品,测序获得270条线粒体COI基因序列,生成10个单倍型(Hapl-10).基于遗传距离及系统发育分析将Hap1-9鉴定为小管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Hap10为斑点福寿螺(P.maculata).其中,小管福寿螺在所有采样点均有分布;AMOVA层次分析将小管福寿螺种群分成跨长江分布的3个组群,且分子变异主要来源于组群间.进一步结合已发表的我国其他地区(大陆和香港),以及日本和原产地阿根廷、巴西种群的福寿螺序列,形成包含972条COI序列的数据集进行种群遗传学分析.单倍型网络分析中,所采集的小管福寿螺种群分布于3个包含阿根廷单倍型的子网络,其中包含Hap5和Hap7的子网络在我国首次被发现,表明长江下游地区小管福寿螺从阿根廷多次入侵,并发现一个新的入侵历史事件.斑点福寿螺仅在长江以北江苏地区检测到,单倍型Hap10也是我国大陆其他地区的主要单倍型,表明长江以北江苏地区的斑点福寿螺可能由国内已有分布区扩散而来,均起源于巴西.我国不同地区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比较发现,长江以南的小管福寿螺遗传多样性最高(Hd=0.627),而香港种群斑点福寿螺的遗传多样性最高(Hd=0.356).基于核EF1α基因分型分析检测表明,所采集福寿螺的杂交种比例为52.6%,高于原产地种群,表明种间渐渗杂交在入侵过程中持续发生.本研究对于福寿螺监测预警及有效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更多
关键词
snails,species,genetic structure,yangtze river,ampullariidea,non-native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