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三维重建导航下行中间入路"六步法"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近期疗效研究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Surgery(2023)

引用 0|浏览2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CT三维重建导航下行中间入路"六步法"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纳入2019年1月至2022年9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结直肠肿瘤外科收治的151例右半结肠癌病人,择期行中间入路"六步法"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术前全部完成CT三维重建,辨识肠系膜上动脉(SMA)、肠系膜上静脉(SMV)及各分支与属支解剖,以指导术中血管精细解剖.观察指标包括:血管解剖辨识情况、术中情况、标本与病理学检查情况、术后短期结果.结果(1)术中血管解剖辨识情况:SMV存在数量变异,包括单支型SMV(94.7%)与双支型SMV(5.3%).单支型SMV相对于SMA空间关系包括右位型(95.1%)与交叉型(4.9%).右结肠动脉(RCA)出现率37.7%.回结肠动脉(ICA)走行于SMV前位与后位分别占45.0%与55.0%.ICA相对于回结肠静脉(ICV)的空间关系分为6种:正前位(10.6%)、前上位(20.5%)、前下位(13.9%)、正后位(12.6%)、后上位(31.1%)、后下位(11.3%).通过术中验证,术前CT三维重建可以准确识别肠系膜上血管主干变异、RCA出现情况以及回结肠血管空间关系,二者在判断Henle干分型上具有较好一致性.(2)术中结果:手术时间(144.4±26.5)min.手术中位出血30mL(10~150 mL).术中血管性出血5例(3.3%),均为超声刀使用不当所致的静脉损伤.(3)标本与病理学检查结果:远端切缘长度为(15.7±4.2)cm,术中清扫淋巴结数目中位数为25枚(10~53枚),清扫淋巴结数目≥12枚为147例(97.4%),第3站淋巴结检出数目中位数为6枚(3~12枚).(4)术后短期结果:术后首次恢复排气中位时间3.5 d(2.0~5.0 d),首次恢复排便中位时间4.5 d(2.0~10.0 d).按照Clavien-Dindo并发症分级系统,术后Ⅰ级并发症中切口并发症4例、术后低钾血症2例;Ⅱ级并发症中,1例不完全性肠梗阻、3例淋巴漏、1例吻合口出血、8例术后感染相关性事件;Ⅲ级并发症中,1例术后出现吻合口漏,经介入治疗恢复.1例因术后粘连性完全性肠梗阻,二次手术治疗.结论 利用术前CT三维重建可以较准确预知肠系膜血管解剖,可能有助于降低术中出血风险.CT三维重建导航下中间入路"六步法"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短期疗效满意.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