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名方中全蝎的本草考证及资源现状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Traditional Medical Formulae(2023)

引用 0|浏览6
暂无评分
摘要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籍、经史,结合近代、现代文献资料与实地调查,笔者对经典名方中全蝎药材的名称、基原、学名、产地、品质、采收加工、炮制等进行系统梳理与考证,厘清古今关系,为相关经典名方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经考证可知,全蝎名称较多,本草类书籍多以"蝎"或"全蝎"为正名.历代所用基原均为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Buthus martensii,古今一致.东亚钳蝎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中部和东部,以及蒙古国、朝鲜等地,地处东亚,故我国药学工作者多延续使用早期中文名即东亚钳蝎,而现代蝎目分类学者则将其中文名定为马氏正钳蝎.历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为了保持该药材基原的稳定和延续性,一直使用东亚钳蝎B.martensii.历代推崇的全蝎道地产地为山东青州,直至民国时期,因产地加工方法的不同,道地产地扩展到河南禹县,以禹县为集散地,以其所产清水煮后干燥的全蝎品质最佳;全蝎的产地加工主要分为清水与盐水煮后干燥,其中用盐水煮的方法始载于明末《本草原始》,目的是防腐宜贮存,临方用时要洗去盐;全蝎的炮制方法较少,古代用全体时去足焙或炒干用,现代多为除去杂质,洗净,干燥;全蝎不仅药用,不少地区有食用习惯,因此资源消耗较大,目前仍以采收野生为主,致使野生资源逐年减少.基于考证结论,建议开发含全蝎的经典名方时,采用山东青州或河南鹿邑、禹州等道地产地所产的东亚钳蝎B.martensii,产地加工宜清水煮后干燥,炮制规格选取生品入药为佳,并以道地产地的东亚钳蝎为种源,建立规范化养殖基地,以保证全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