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可视化探究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轴向长期变化差异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Anatomy(2023)

引用 0|浏览4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通过MRI探究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Radical hysterectomy,RH)前、术后1年及5年阴道轴向变化.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接受RH的宫颈癌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1年及5年行MRI共纳入30例.通过Mimics 23.0软件将术前、后骨盆及阴道三维重建并置于同一空间,以术前、术后1年及5年阴道受力点为P1~P3,测量阴道长度、P1~P3处阴道夹角及坐标.结果 P2较P1角度增大(19.99±4.26)°、术后1年阴道缩短(5.55±0.6)cm,P3较P1角度增大(24.50±4.33)°、术后5年阴道缩短(5.95±1.13)cm,P3较P2角度增大(4.51±0.33)°、术后5年较1年阴道缩短(0.42±0.53)cm(P均<0.05);P1 坐标(3.19±0.69,1.59±0.52),P2(2.52±0.38,0.94±0.87),P3(2.39±0.46,0.69±0.59).结论 RH术后阴道轴向夹角逐渐变钝、前倾,受力点向前更靠近耻骨联合、向下更靠近阴道口,这可能是其术后长期较少发生盆腔脏器脱垂原因之一.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