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HIV儿童马尔尼菲蓝状菌肺部感染的胸部影像学特征分析

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2023)

引用 0|浏览6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总结非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儿童马尔尼菲蓝状菌(Talaromyces marneffei,TM)肺部感染的胸部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非HIV儿童TM肺部感染的胸部影像学表现,所有病例均行胸部平片检查,其中15例行胸部CT检查.结果 21例病例,年龄3~156个月,男13例,女8例.胸部平片多累及双侧(14/21,66.67%),以斑片影(57.14%)和弥漫性病变(23.81%)为主.所有胸部CT均为双侧病变,其中3例呈弥漫性病变;13例患儿(86.67%)存在2种以上的病变形态;最常见的病变形态分别为斑片影13例(86.67%)、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8例(53.33%)、胸腔积液4例(26.67%)、胸膜增厚4例(26.67%).其余少见病变形态分别为磨玻璃密度影3例(20%,其中1例同时有"马赛克"征)、结节影3例(20%)、囊腔/囊泡影2例(13.33%)、条索影2例(13.33%)、支气管扩张1例(6.67%)、肺不张1例(6.67%)、"树芽征"1例(6.67%)、支气管充气征1例(6.67%)、小叶间隔增厚1例(6.67%).结论 非HIV感染儿童肺部TM感染的胸部影像学改变多累及双侧,部分患儿以弥漫性病变为主,胸部CT表现多样,同一患儿可以存在多种病灶形态.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