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西他滨联合半量CAG方案治疗≥70岁的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疗效观察

Zhongguo shi yan xue ye xue za zhi(2023)

引用 0|浏览10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联合半量CAG(D-CAG)方案治疗≥70岁的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至2021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初诊的59例≥70岁的老年AM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9例AML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31例,中位年龄74(70-86)岁.D-CAG方案诱导治疗2个疗程的完全缓解(CR)率为69.4%(34/49),中位CR持续时间为10.7(0.6-125.4)个月.依据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染色体核型标准分组,预后良好组仅有1例获得CR,预后中等组CR率为71.8%(28/39),预后不良组CR率为55.6%(5/9),预后中等及不良组CR率无显著性差异.参考AML(2017年)ELN预后分层标准,预后良好组CR率为88.2%(15/17),预后中等组CR率为45.5%(5/11),预后不良组CR率为66.7%(14/21),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的CR率无差异,但均高于预后中等组(P<0.05).通过二代测序分析59例患者基因突变情况,结果显示发生频率在10%以上的基因突变有11种,分别为TET2突变(35.6%)、ASXL1突变(30.5%)、NPM1 突变(28.8%)、FLT3-ITD 突变(27.1%)、DNMT3A 突变(22.0%)、IDH1 突变(15.3%)CEBPA单突变(13.6%)、TP53 突变(13.6%)、IDH2 突变(11.9%)、RUNX1 突变(11.9%)、NRAS 突变(10.2%),上述 11 种基因突变频率在CR与非CR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正常染色体核型相比,复杂核型的患者更易出现TP53突变(P<0.001),而FLT3-ITD及DNMT3A突变则更容易出现在正常核型患者中(P=0.04,P=0.047).所有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11.7(1.5-128.2)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为12.3(1.5-128.2)个月,中位无事件生存期(EFS)为8.5(1.5-128.2)个月.CR患者的中位OS及中位EFS分别为19.8个月和13.3个月,明显长于治疗失败者的6.4个月和5.7个月(P<0.001,P=0.009).对于突变频率>10%的突变基因,通过卡方检验及生存分析与野生型患者进行对比,发现CR率、中位OS及中位EFS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发现初诊时患者年龄、血红蛋白、乳酸脱氢酶、细胞遗传学、CR等是影响预后的因素,但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仅未达到CR是影响患者OS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D-CAG方案的主要不良反应为3-4级骨髓抑制、肺部感染、发热(未查明感染灶).结论:D-CAG方案治疗≥70岁的AML患者安全有效,同时能部分改善高龄且高危患者的预后.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decitabine combined,acute myeloid leukemia,modified cag regimen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