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姑婆山花岗岩早白垩世暗色包体的识别及其地质意义

Geological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ies(2023)

引用 0|浏览9
暂无评分
摘要
为了探讨桂东北中生代构造演化特征,文章对桂东北姑婆山复式花岗岩体及其闪长质暗色包体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学、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年代学测试结果表明,闪长质暗色包体的形成时代为142±1 Ma,为首次在本区识别出了早白垩世闪长质暗色包体.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闪长质暗色包体的SiO2含量为55.66%~56.72%,MgO为2.26%~2.30%,Fe2O3T为10.43%~10.77%;寄主花岗岩样品的SiO2含量为68.33%~68.67%,Fe2O3T为3.73%~3.89%,MgO为0.60%~0.64%,具有较高的10000Ga/Al比值和Zr+Nb+Ce+Y含量,整体表现出A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寄主岩石和暗色包体均富含大离子亲石元素和高场强元素.综合上述数据,表明闪长质暗色包体是岩浆混合作用的产物,其形成与华南晚中生代岩石圈的伸展减薄作用有关;结合相关区域地质资料,表明华南中生代时期的岩石圈伸展减薄呈幕式发生,从而导致华南发育多期次、多阶段的岩浆作用.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