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芒柄花素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及机制

闫敏, 荆文馨,林强, 马英, 王莹,宿海超,杨春壮

Journal of Muda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2023)

引用 0|浏览1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联合体内实验的方法探究刺芒柄花素(formononetin,FMT)对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 分别筛选FMT和IS的靶点,其交集即药物-疾病靶点.建立蛋白互作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s,PPI),筛选核心靶点,进行GO、KEGG富集分析.选择P38/MAPK信号通路进行研究,实行分子对接.实验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FMT低、高剂量组(20 mg/kg、50 mg/kg),每组12只,药物干预7 d后,采用改良Zea Longa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梗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的IS大鼠模型.对其进行mNSS评分、TTC染色、ELISA试剂盒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 筛出133个FMT治疗IS的靶点,23个为核心靶点.核心靶点功能富集在调节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信号传导及代谢4个方面.分子对接结果显示FMT与EGFR、MAPK14/P38、TNF-、KIT有较好的结合能力.体内实验结果表明,FMT可以降低MCAO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P<0.01)、脑梗死体积百分比(P<0.01)、炎症因子(TNF-、IL-1β、IL-6)含量(P<0.01)和P38磷酸化(P<0.05,P<0.01).结论 FMT能减轻MCAO大鼠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调控P38/MAPK信号通路有关.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