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生物反应堆在葡萄双膜促早栽培中的应用研究

王莉,贾惠娟, 俞波, 高云亮, 史星云,方萍,殷益明

South China Fruits(2023)

引用 0|浏览9
暂无评分
摘要
以常规栽培为对照,采用3种菌剂用量(1号菌剂30 mL/株、1号菌剂60 mL/株、2号菌剂60 mL/株)、2种堆肥沟深度(15、20 cm)和2种堆肥中心离主干距离(40、50 cm)共计13个处理,在双膜保温促早栽培的"南太湖特早"葡萄大棚内行间开沟,在沟内搭建不同的葡萄秸秆生物反应堆,研究不同处理后3个时段(1月下旬、2月上旬、2月下旬)堆肥中心、边缘升温幅度和树体萌芽率.其中,1号菌剂为枯草芽孢杆菌与类芽孢杆菌复合菌剂,2号菌剂为赖氨酸芽孢杆菌.结果表明:不同菌剂处理后,堆肥中心的升温幅度不同,其中2号菌剂使用浓度为60 mL/株时,3个时段的中心升温幅度分别为0.9、1.3、0.9 ℃,均显著高于对照;开沟深度对堆肥边缘升温幅度有影响,其中使用2号菌剂后,开沟深度20 cm,3个时段的边缘升温幅度分别为0.5、0.6、0.5 ℃,高于对照;堆肥中心离主干距离不同,树体萌芽率存在差异,其中离主干50 cm堆肥的树体萌芽率较高且整齐.秸秆生物反应堆处理有助于提升双膜保温促早葡萄大棚的土壤温度,提高萌芽率和整齐度,堆肥沟深度和中心离主干距离不宜过浅或过近.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选择适宜于低温生长的2号菌剂,使用浓度为60 mL/株,堆肥沟深度为20 cm、堆肥中心离主干距离为50 cm时,堆肥中心温度提升0.6~1.6 ℃,堆肥边缘温度提升0.3~0.7 ℃,萌芽率达到75.0%的发芽时间缩短2 d,推荐使用.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