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神经调控的电针法治疗疱疹后神经痛临床观察

ZHAO Huaibo, SHEN Fang,ZHENG Qi, WANG Mingxia,GAO Chunjie,XIE Shaoqiong, JIANG Wencheng

World Clinical Drugs(2021)

引用 0|浏览10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患者采用电针针刺督脉穴、夹脊穴、背俞穴的治疗效果,比较三种穴位的疗效差异.方法 将入组的120例PHN患者随机分成A、B、C、D四组,每组30例.其中,A组口服普瑞巴林胶囊治疗;B、C、D三组在A组的基础上分别加用电针针刺督脉穴、夹脊穴、背俞穴治疗.观察和比较治疗前后四组患者的疼痛情况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失眠情况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结果 A、B、C、D四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96.7%、96.7%、93.3%.B、C、D三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P<0.05),而B、C、D三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D四组在T1至T4时间点的VAS、PSQI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T0时间点(P<0.05),B、C、D三组较A组更优(P<0.05);四组在T1、T2、T3、T4相同时间点的VAS、PSQI评分比较,B、C、D三组显著低于A组(P<0.05);B、C、D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针针刺治疗督脉穴、夹脊穴、背俞穴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在改善PHN患者疼痛、失眠方面效果显著,疗效均优于单独口服普瑞巴林;电针针刺在脊神经分布范围内均有效.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